恐婚:易傳染的現代心理疾病
越來越多的“90后”已經到了適婚年齡,而中山大學最近的一份婚戀調查指出,“80后”“90后”人群中,76%的適婚青年有恐婚心理,65%的青年受訪者選擇在30歲以后結婚?只椴粌H僅是一種流行現象,也是一種易傳染的心理疾病。造成恐婚的原因很多,除了個人經歷之外,日益增大的社會壓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。
原因一:與個人生活經歷有關
童年的生長環境對一個人的價值觀、婚姻觀有巨大影響。在單親家庭、再婚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有更大可能采取消極的態度來看待婚姻。另外,孩子若經?匆姼改父星椴缓蜕踔料嗷,也會在其心中形成“婚姻更多的是帶來一種傷害”的刻板印象,進而認為結婚還不如兩個人單純的在一起。
原因二:擔心婚前婚后生活的不同
不少人對婚前婚后生活的差異感到焦慮和恐懼;榍耙粋人也好,還是處于戀愛中也好,都是有一定個人空間的,而很多人擔心結婚后個人角色的轉變,認為婚姻是束縛自由的牢籠,自己的行動需要把對方也考慮在內,不能隨心所欲。
此外,一些職場女性也會擔心婚后的生活重心向家庭偏移,會影響自己的事業而恐婚。
原因三:受外界環境影響
恐婚的心理是會傳染的。有時親戚之間聚在一起,一面為你的結婚大事而操心,一面又相互講著別家的婚姻生活不愉快,自然會讓人心里產生一種對婚姻的矛盾和猶豫不決。
而一些文學、影視作品為了表達的需要,常常會將家庭矛盾擴大化,也會使人們對婚姻的認知產生錯位。
原因四:把婚姻過度理想化
很多恐婚族都有不同程度的完美主義傾向,在他們眼里,婚姻是神圣而理想的。而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使他們重視婚姻中可能發生的所有問題,也使他們擔心自己踏入的婚姻不是自己所構建的理想國。
原因五: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
毋庸置疑,婚姻是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的。而現如今的購房壓力、撫養小孩的壓力讓人還沒有走入婚姻的殿堂就已經望塵莫及。不少人覺得在自己還沒有經濟積累的情況下結的婚注定不會長久。
對于適婚單身青年的恐婚現象,不能一味的向他們施加傳統的道德觀念,而是應該從心理層面進行積極的引導。既要尊重他們不同的生活方式,也要鼓勵他們跨越自身的心理障礙